共誌:黑天鵝、波曼與電影的政治經濟學(下)

台灣立報
更新日期:2011/06/01 00:17
共誌

文/魏玓

變成天鵝的條件

總結以上的討論,有點簡化地說,《終極追殺令》是導演的作品,《偷情》是編劇的作品,而《黑天鵝》是波曼的作品。最後,在評論完以上三部電影之後,要解釋這些變化,我認為有一個面向是必要的—-但是,當然,並不是充分的(請注意這一點)。我這裡所說的是有關這些電影的生產脈絡—-千萬不要用對政治經濟學的簡化和偏見來誤會我,我並不是、也不可能去論證因為某種特定的電影生產條件,所以造成了波曼的某種表演表現。一個電影文本(包含電影中特定演員的表演)的樣貌與意義,有太多因素在不同階段產生作用,電影的生產脈絡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但我認為是非常重要,而且是進行文本分析所不可或缺的環節。以下,我就嘗試著把這個環節帶進來。

這三部電影在時間上橫跨十六年,不過我們從他們的經濟面向切入,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連結和異同點(請參見表一)。先從預算來看,以《偷情》的兩千七百萬美元最高,相較起來,即使計入十年間的物價波動,有著槍戰和爆破場面的《終極追殺令》的成本似乎偏低。也許我們可以解釋說這是因為出品的是法國公司(Gaumont),當然比不上好萊塢的預算水準。這個解釋部份是對的。舉個例子,同一年份由阿諾史瓦辛格主演的好萊塢動作大片《魔鬼大帝:真實謊言》(True Lies, 1994)的預算超過一億美元,相差不可以道里計。不過我們也看到,同一年份相當受歡迎的另一部好萊塢動作片,由基努李維和珊卓布拉克主演的《捍衛戰警》(Speed, 1994)預算則是相近的兩千五百萬美元。

因此,《終極追殺令》的預算規模大約與好萊塢的B級動作片(當時的基努和珊卓都還不算第一線的大明星)相當。事實上,《終極追殺令》正可以被視作是1990年代歐洲(法國)電影產業在全球市場上向好萊塢挑戰的叩關產品之一。這樣產品的預算規模對好萊塢來說,並不特別起眼,但是在歐洲來講,已是大製作(Gaumont是法國重要的商業電影公司)。此外,《終極追殺令》的全球市場企圖,也可以從演員的組成看出:尚雷諾是法國人,波曼是美國人,歐曼則是英國人。整體而言,我們可以說《終極追殺令》是以當時已具國際知名度的導演盧貝松為總指揮的歐洲電影業作戰行動;在這樣的定位下,波曼(以及尚雷諾和歐曼)的作用,應該是在盧貝松與Gaumont的精密計畫之中的。順道一提,盧貝松和Gaumont的向全球進軍計畫,後來衍生出《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7)和《聖女貞德》(Joan of Arc, 1999)等產品,在我看來,是一場令人遺憾的悲劇。

回到分析。《偷情》的預算確實不低。舉個對照的例子,同一年份贏得許多好評的《衝擊效應》(Crash, 2004),是一般認定的獨立製作,預算「僅有」六百五十萬元。但是如果從好萊塢大電影公司(《偷情》是由哥倫比亞出品)的預算水準來看,納入四個大明星的《偷情》花掉兩千七百萬,並不算多。好萊塢大公司每年都會製作兩到三部頂級的大製作,這些產品的目標是最大的觀眾群,任務就是要創造最大的票房,典型的例子是上面提到的《魔鬼大帝》以及該片導演詹姆斯克麥隆的其他作品如《鐵達尼號》和《阿凡達》。但在此同時,他們也會製作一些不搞特效和爆破,一般人會說比較有點「深度」的產品,預算大約不到第一類電影的四分之一,例如《偷情》。一方面是爭取一些特定的(通常是年紀較大的)觀眾市場,另一方面也是以這些電影來增添公司的得獎記錄。第二類電影的最重要特徵便是精彩的故事和優秀的劇本,如果能搭配上好演員的表演,便能完成任務。

三部電影中預算最低的《黑天鵝》,被認定是美國電影產業中的獨立製作代表。所謂獨立製作,基本定義就是由非大公司(the Hollywood majors)所製作的電影,這類電影在預算和內容上的特徵,跟上述大公司的第二類產品接近,但是獨立製作的導演或主要演員可能比較沒有那麼大牌。此外,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因為相對擺脫大公司的直接控制,獨立製作經常生產傑出的作品,也是金像獎、金球獎等獎項的常客。這大致上是事實,但並非全貌。

第一點,《黑天鵝》是部好看的電影,但如果去掉波曼的表演,我認為還不到傑作的標準,獨立製作並不是品質保證。這個觀點上面已經談過了,不再重複。第二點比較複雜。《黑天鵝》一千多萬美金的預算,在當今好萊塢的行情確實是偏低等級。一些相關新聞報導都指出這部電影製作過程中經費的捉襟見肘,波曼接受訪問時還提到訓練她芭蕾舞的老師在過程中經常開玩笑地問她:「我拿得到薪水嗎?」這或許都是事實,而且還有一個我們不得而知但卻非常可能的事實:以這樣的預算額度來說,波曼很可能是降價以求來演出妮娜這個角色。我看到有一些評論喜歡突顯波曼的獨特性,例如她挑戲演、她唸長春藤、她吃素、她堅持自己的事業道路,以及為了演出妮娜一角,她花了多少時間辛苦練舞等等,但我覺得那都太把波曼「特殊化」,甚至是「神化」了。其實,不需要這些描繪,我一樣喜歡這個演員。更重要的是,那些說法太忽略了電影產業的現實面和物質面了:不是某個導演或演員夠酷,他們就一定會生產出好作品。反過來說,更接近事實的狀況是,因為某些特定的電影生產模式和脈絡,提供了好導演和好演員生產出好作品的機會。而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一個真正的好演員,甚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生產條件的限制。

這就是波曼在《黑天鵝》裡所做的。我愛波曼。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已用關鍵字:偷情,
共出現:6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