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家暴 熱線鼓勵同志求助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2年11月28日 上午2:24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今年9月一件因同志四角戀而發生的虐殺命案,於本月起訴。同志諮詢熱線文宣部主任呂欣潔針對此案表示,由於台灣缺乏感情教育,許多人遭遇暴力時甚至根本沒有區辨能力,更需加強家暴防治工作。

同志家暴 多威脅出櫃

呂欣潔說,根據國外的調查顯示,同志家暴與異性戀家暴比例相當,但同志間的家暴卻較不為人所注意。而同志家暴與異性戀的家暴型態,僅有些微的不同,其中的差異多半集中在同志身分上。例如威脅出櫃,威脅受害者若不順施暴者的意思,就讓受害者的家人、同事、職場主管、親友、鄰居等,知道受害者的同志身分。

另外,呂欣潔指出,施暴者會強迫受害者表示對同志身分的認同,如威脅受害者說,如果受害者是同志,就不該怕別人知道性傾向或性別認同。語言上,加害者會諷刺受害者曾與異性來往,不是真正的同志。而傳統性別角色也能成為威脅,例如加害者會威脅受害者說,受害者長得這麼 T,沒有人會相信受害者被打等等。

在同志社群中,對於同志伴侶親密暴力有許多迷思,例如認為親密暴力只發生在異性戀關係中,不存在於同志伴侶關係;或是認為同志伴侶因為沒有婚姻關係,如果有暴力發生,要離開關係並不困難。性別刻板印象也會讓許多人誤以為,兩個男生之間的暴力是增加情趣,兩個女生在一起不會有暴力發生,或是認為T/葛格一定是施暴者,婆/底迪一定是受暴者等等。

無法辨識暴力

呂欣潔表示,由於台灣相當缺乏情感教育,因此許多同志在遭遇家暴時,甚至無法辨識家暴的發生。

由於家暴並非只有肢體傷害,還有語言傷害、財務控制等等。許多同志在遭受非肢體傷害的家暴時,往往認為對方只是一時情緒不好,需要宣洩,因此往往像施暴者示好,希望對方心情轉好。但如此一來,施暴者在施暴後發現能得到正面回饋,下次的施暴程度也再會再度升高,形成惡性的暴力循環。

無論是異性戀或同性戀,對於家暴往往採取隱晦的態度,多半不願跟其他人談論家暴議題。呂欣潔舉例,就連熱線辦的服務活動,雖然沒有讓參加者身分曝光之虞,但如果是以家暴為主題,根本沒人願意參加,熱線只能將活動主題改以經營感情為名,同志族群才有意願參加。另外,許多同志伴侶間的暴力也並非單方面,也有相互施暴的案例,呂欣潔表示,未來將加強施暴者的相關服務工作。

呂欣潔強調,要防治同志家暴,教育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除了需要針對社工作性別敏感度的教育,對同志的家暴教育也相當重要。尤其許多同志因為擔心曝光,因此很少尋求法律途徑,但根據家暴法,同志伴侶間的家暴事實上可獲法律保障。目前同志諮詢熱線與現代婦女基金會提供匿名求助的相關資源。

同志諮詢熱線的電話為:02-2392-1970、07-281-1823,現代婦女基金會電話為:02-2391-7133。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