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金門 意外成鱟堡壘

作者: 楊舒媚╱調查採訪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5月20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楊舒媚╱調查採訪】

四億年前就出現在台海周邊的鱟,與兩岸人民關係深厚。在台灣,台北龍山寺右手進門柱子就刻有鱟,因為鱟台語發音和「孝」一樣,搭配左邊的章魚,整體喻意「彰顯孝道」。於金門、澎湖,人們用鱟殼做虎頭牌避邪,或當作結婚感情永固的信物,也把殼拿來舀水用。對岸福州,則在貴賓來到時,殺鱟宴客。

文化上,意思是抓姦的流行語「抓猴」,其實源自「掠鱟」,因為鱟抓起來一對對,加上「鱟」與「猴」台語音近,久而久之就變成「抓猴」了。此外,民間也有不少「鱟」語,如「鴨子吃鱟」意思是進退兩難,因為鱟殼很硬,鴨子吞也不是、不吞也不是;「死蟳活鱟,未死先臭」,則用以警示別氣數未到,便臭名滿天下。

鱟早和台灣人生活在一起,只是人們「後知後覺」,以為是啥奇怪的東西。中研院生物多樣中心研究員陳章波家鄉在新竹南寮漁港,小時候見過鱟;大學時唸師大生物系,去過澎湖買鱟標本;後來台大海洋生物所研究海洋無脊椎動物的訓練,也讓他清楚鱟的特殊性,因此,一九九五年到金門做研究看到沙灘上的三、四齡鱟時,便動手成為台灣最早保育鱟的專家。

陳章波說,「戰爭是很笨的事,卻因此把鱟保護下來。」金門長久以來是軍事管制區,人們不敢亂接近,鱟才活得好好的。

過去,水頭一帶是金門擁有最多鱟的地方,後來卻因為小三通開港,鱟的棲地被迫消失。不得已下,中研院只好「幫鱟搬家」,把鱟從水頭搬到古寧頭。不過,鱟到古寧頭後狀況不妙,陳章波表示,「從每年的調查看,南山的稚鱟量變少,北山也顯示了統計上無意義的下降。」

……..文章來源:按這裡